日前,山东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山东省“十四五”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》(以下简称《计划》),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。
一、为什么要制定《计划》?
答:特殊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办好特殊教育,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,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。我省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工作,按照国家部署连续实施了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,有力促进了特殊教育事业发展,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机制,残疾人受教育权利,特殊教育发展均取得明显成效。2021年全省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.48%,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得到较好保障。但是,特殊教育仍是教育领域的薄弱环节,还存在地区间和区域内发展不平衡现象,特殊教育保障水平和特殊教育质量都亟待提升。为进一步提升我省特殊教育水平,推动特殊教育事业健康发展,研究制定了《计划》。
二、《计划》的思路和目标是什么?
答:制定《计划》就是要立足新发展阶段,努力破解制约特殊教育发展的困难问题,以适宜融合为目标,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,促进残疾儿童青少年自尊、自信、自强、自立,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。按照特教特办、精准施策、促进公平、尊重差异等原则,《计划》提出,到2025年,全面普及15年免费特殊教育,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稳定在99%以上,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规模显着扩大,普通教育、职业教育、医疗康复、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进一步深度融合,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,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,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,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全面建立。
三、如何保障《计划》设定的各项目标实现?
答:主要将采取以下措施:
一是深入推进多元融合。包括加强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、职业教育、医疗康复、信息技术的融合,实现2022年底县级特殊教育全部纳入本地普通教育集团化办学机制,“十四五”期间打造30个职业教育品牌特色专业,建设10个医教康教结合工作特色基地。
二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学水平。实施特殊教育质量提升行动,“十四五”期间完成对所有特殊教育学校质量评估。充实教研力量,各级教研部门要至少配备一名特殊教育教研员。成立省级残疾人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,建立健全学校与科研、医疗、康复等机构协同的专业支撑工作机制。加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,逐步实现乡镇(街道)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全覆盖。
三是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。健全残疾儿童招生入学联动工作机制,适宜安置每一名具备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。在省域内合理布局盲聋学校,探索推进跨市域分片区办学。推动所有特殊教育学校均附设幼儿园或学前部。着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,实现市县特殊教育学校全部设置中等职业教育部(班),推动中职学校增设特教部(班)。
四是完善特殊教育保障。启动实施“特殊教育学校达标工程”,到2025年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级办学标准。合理规划布局,到2025年,20万人口以上的县(市、区)建有特殊教育学校;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要建设专门的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,到2025年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9000元。
五是创设良好育人氛围。推进家校协同育人,建立健全残疾儿童青少年家庭教育专业指导机制。健全完善多部门协调联动的特殊教育推进机制,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,倡导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。
四、《计划》有哪些创新突破?
《计划》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文件的基础上,深入分析我省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,坚持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、需求导向、结果导向,进行了诸多地创新突破,例如:更加注重残疾学生的教育权益保障,深入推进多元融合,促进康教医教结合,努力提供适宜的教育;更加注重教育质量,在巩固全纳成果的基础上,实施特殊教育质量提升行动,组织开展特殊教育学校质量评估,启动实施“特殊教育学校达标工程”,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级办学标准;更加注重教育保障,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9000元,省级每年培训1000名特殊教育教师,按照不超过当地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的10%核增特殊教育学校的奖励性绩效工资等。
五、《计划》实施能给残疾儿童家庭带来哪些直接感受?
一是残疾儿童受教育保障力度更强,“十四五”期间特教学校的规划布局更加合理,学位供给更加充分,残疾儿童入学需求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;二是教育与康复同步推进,有条件的地区、高校和儿童福利机构(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)、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将建设特殊教育幼儿园或附设学前部(班),支持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(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)、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和医疗机构办好特殊教育学校(部、班);三是残疾儿童拥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,残疾学生可在特殊教育学校进行职业技能训练,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,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将纳入学校教学计划,就读普通高校政策将进一步完善,残疾学生升学和就业的渠道不断拓宽。
信息来源: 省教育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