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号  | 国家主管部门  | 改革事项  | 许可证件名称  | 设定依据  | 改革方式  | 具体改革举措  |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 | 审批责任部门  | 行业主管及监管责任部门  | |||
直接取消审批  | 审批改为备案  | 实行告知承诺  | 优化审批服务  | |||||||||
2  | 自然资源部  | 城乡规划编制单位丙级资质认定  | 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  |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》  | √  | 将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由三级调整为两级,取消丙级资质,相应调整乙级资质的许可条件。  | 1.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。2.对违反国土空间规划、未落实约束性指标和刚性管控要求的机构,实施重点监管。3.加强信用监管,建立有关企业信用记录,依法依规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戒。4.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。  | 省自然资源厅 (委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)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| |||
3  | 自然资源部  |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丙级资质审批  |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证书  | 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》  | √  | 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的资质由三级调整为两级,取消丙级资质,相应调整乙级资质的许可条件。  | 1.制定完善标准和规范,对企业执行标准规范情况加强监管。2.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。3.强化信用监管,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状况,依法依规构建黑名单制度,并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戒。4.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。  | 省自然资源厅 (委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)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| |||
4  | 自然资源部  |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单位丙级资质审批  |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证书  | 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》  | √  | 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单位的资质由三级调整为两级,取消丙级资质,相应调整乙级资质的许可条件。  | 1.制定完善标准和规范,对企业执行标准规范情况加强监管。2.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。3.强化信用监管,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状况,依法依规构建黑名单制度,并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戒。4.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。  | 省自然资源厅 (委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)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| |||
5  | 自然资源部  |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单位丙级资质审批  |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证书  | 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》  | √  | 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单位的资质由三级调整为两级,取消丙级资质,相应调整乙级资质的许可条件。  | 1.制定完善标准和规范,对企业执行标准规范情况加强监管。2.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。3.强化信用监管,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状况,依法依规构建黑名单制度,并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戒。4.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。  | 省自然资源厅 (委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)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| |||
6  | 自然资源部  |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单位丙级资质审批  |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证书  | 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》  | √  | 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单位的资质由三级调整为两级,取消丙级资质,相应调整乙级资质的许可条件。  | 1.制定完善标准和规范,对企业执行标准规范情况加强监管。2.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。3.强化信用监管,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状况,依法依规构建黑名单制度,并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戒。4.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。  | 省自然资源厅 (委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)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| |||
7  | 自然资源部  |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丙级资质审批  |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证书  | 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》  | √  | 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的资质由三级调整为两级,取消丙级资质,相应调整乙级资质的许可条件。  | 1.制定完善标准和规范,对企业执行标准规范情况加强监管。2.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。3.强化信用监管,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状况,依法依规构建黑名单制度,并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戒。4.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。  | 省自然资源厅 (委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)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| |||
8  | 自然资源部  | 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丙级资质审批  | 测绘资质证书  |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》  | √  | 将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资质由四级调整为两级,取消丙级资质,相应调整乙级资质的许可条件。  | 1.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。2.对通过投诉举报等渠道反映问题多的测绘单位实施重点监管。3.加强信用监管,依法向社会公布测绘单位信用状况,依法依规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戒。  | 省自然资源厅 (委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)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| |||
9  | 自然资源部  | 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丁级资质审批  | 测绘资质证书  |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》  | √  | 将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资质由四级调整为两级,取消丁级资质,相应调整乙级资质的许可条件。  | 1.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。2.对通过投诉举报等渠道反映问题多的测绘单位实施重点监管。3.加强信用监管,依法向社会公布测绘单位信用状况,依法依规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戒。  | 省自然资源厅(委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)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| |||
72  | 自然资源部  | 城乡规划编制单位乙级资质认定  | 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  |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》  | √  | 制订并公布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,一次性告知申请人许可条件和所需材料。对申请人自愿承诺符合许可条件并按要求提交材料的,当场作出许可决定。  | 1.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。2.对违反国土空间规划、未落实约束性指标和刚性管控要求的机构,实施重点监管。3.加强信用监管,建立有关企业信用记录,依法依规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戒。4.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。5.修改完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。  | 省自然资源厅 (委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)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| |||
108  | 自然资源部  |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甲级资质审批  |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证书  | 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》  | √  |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设立单位批准文件、法定代表人和技术负责人简历、法定代表人任命和聘任文件、技术人员从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工作5年以上证明文件等材料。  | 1.制定完善标准和规范,对企业执行标准规范情况加强监管。2.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。3.强化信用监管,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状况,依法依规构建黑名单制度,并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戒。4.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。  | 自然资源部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| |||
109  | 自然资源部  |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单位甲级资质审批  |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证书  | 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》  | √  |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设立单位批准文件、法定代表人和技术负责人简历、法定代表人任命和聘任文件等材料。  | 1.制定完善标准和规范,对企业执行标准规范情况加强监管。2.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。3.强化信用监管,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状况,依法依规构建黑名单制度,并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戒。4.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。  | 自然资源部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| |||
110  | 自然资源部  |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单位甲级资质审批  |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证书  | 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》  | √  |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设立单位批准文件、法定代表人和技术负责人简历、法定代表人任命和聘任文件等材料。  | 1.制定完善标准和规范,对企业执行标准规范情况加强监管。2.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。3.强化信用监管,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状况,依法依规构建黑名单制度,并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戒。4.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。  | 自然资源部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| |||
111  | 自然资源部  |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单位甲级资质审批  |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证书  | 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》  | √  |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设立单位批准文件、法定代表人和技术负责人简历、法定代表人任命和聘任文件等材料。  | 1.制定完善标准和规范,对企业执行标准规范情况加强监管。2.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。3.强化信用监管,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状况,依法依规构建黑名单制度,并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戒。4.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。  | 自然资源部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| |||
112  | 自然资源部  |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甲级资质审批  |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证书  | 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》  | √  |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设立单位批准文件、法定代表人和技术负责人简历、法定代表人任命和聘任文件等材料。  | 1.制定完善标准和规范,对企业执行标准规范情况加强监管。2.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。3.强化信用监管,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状况,依法依规构建黑名单制度,并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戒。4.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。  | 自然资源部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| |||
113  | 自然资源部  |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乙级资质审批  |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证书  | 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》  | √  |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设立单位批准文件、法定代表人和技术负责人简历、法定代表人任命和聘任文件、技术人员从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工作5年以上证明文件等材料。  | 1.制定完善标准和规范,对企业执行标准规范情况加强监管。2.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。3.强化信用监管,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状况,依法依规构建黑名单制度,并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戒。4.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。  | 省自然资源厅 (委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)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| |||
114  | 自然资源部  |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单位乙级资质审批  |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证书  | 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》  | √  |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设立单位批准文件、法定代表人和技术负责人简历、法定代表人任命和聘任文件等材料。  | 1.制定完善标准和规范,对企业执行标准规范情况加强监管。2.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。3.强化信用监管,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状况,依法依规构建黑名单制度,并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戒。4.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。  | 省自然资源厅 (委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)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| |||
115  | 自然资源部  |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单位乙级资质审批  |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证书  | 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》  | √  |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设立单位批准文件、法定代表人和技术负责人简历、法定代表人任命和聘任文件等材料。  | 1.制定完善标准和规范,对企业执行标准规范情况加强监管。2.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。3.强化信用监管,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状况,依法依规构建黑名单制度,并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戒。4.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。  | 省自然资源厅 (委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)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| |||
116  | 自然资源部  |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单位乙级资质审批  |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证书  | 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》  | √  |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设立单位批准文件、法定代表人和技术负责人简历、法定代表人任命和聘任文件等材料。  | 1.制定完善标准和规范,对企业执行标准规范情况加强监管。2.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。3.强化信用监管,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状况,依法依规构建黑名单制度,并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戒。4.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。  | 省自然资源厅 (委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)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| |||
117  | 自然资源部  |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乙级资质审批  |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证书  | 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》  | √  |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设立单位批准文件、法定代表人和技术负责人简历、法定代表人任命和聘任文件等材料。  | 1.制定完善标准和规范,对企业执行标准规范情况加强监管。2.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。3.强化信用监管,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状况,依法依规构建黑名单制度,并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戒。4.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。  | 省自然资源厅 (委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)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| |||
118  | 自然资源部  | 勘查矿产资源审批  | 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  |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》《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》《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》  | √  |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符合国家限制及政策调控申请条件等材料。积极探索采取委托等方式,将省级自然资源部门负责的部分探矿权变更、延续、保留、注销登记等事项的审批权限下放至设区的市级自然资源部门。  | 1.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对违法违规探矿的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。2.利用有关信息系统实现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等,加强对探矿权人行为的监管。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(部分权限)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| |||
119  | 自然资源部  | 开采矿产资源审批  | 采矿许可证  |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》《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》《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》  | √  |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符合国家限制及政策调控申请条件等材料。按照有关授权,将省级自然资源部门负责的部分矿产采矿权延续、变更、注销登记等事项的审批权限下放至设区的市、县级自然资源部门。  | 1.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对违法违规采矿的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。2.利用有关信息系统实现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等,加强对采矿权人行为的监管。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,区(市)自然资源局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| |||
120  | 自然资源部  | 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乙级资质审批  | 测绘资质证书  |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》  | √  | 取消现行测绘资质10个专业类别下设的55个子项。  | 1.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。2.对通过投诉举报等渠道反映问题多的测绘单位实施重点监管。3.加强信用监管,依法向社会公布测绘单位信用状况,依法依规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戒。  | 省级自然资源部门  |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| |||